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童话世界 > 成语故事 > 六字以上 > 父教缺失让孩子心理缺"钙"

父教缺失让孩子心理缺"钙"

来源:六字以上 时间:2022-06-30 点击:

【www.tonghuashijie.net--六字以上】

  近日,一档明星亲子户外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明星爸爸们的育儿方法和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不可或缺性,成为荧屏外众多爸爸妈妈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有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的智商高,男孩儿更像小男子汉,女孩儿长大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而儿童的不少不良行为问题如攻击性、霸道、退缩等的发生也与父亲的养育方式有着非常显著的关系。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爸爸基本淡出幼儿教育,81%的受访者感觉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普遍。心理专家提醒,中国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父教缺失会让孩子一辈子缺“钙”。父教、父爱不能等,特别是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亲最好不要缺席。

  最近,一档全新明星亲子户外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节目中,5位帅气、有担当的爸爸和可爱的孩子们让观众追捧不已。同时,爸爸们的育儿方法也引起了社会对亲子教育的高度关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何与孩子良性沟通?爸爸在孩子成长中可以缺席吗?这些都成为荧屏外众多爸爸妈妈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的智商高,男孩儿更像小男子汉,女孩儿长大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而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

  早在2010年,我国就发布了首部《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指导大纲》提出“教育孩子过程中父亲角色要回归”,父亲在儿童成长各阶段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表现出的权威性、责任感、社会化等,是母亲无法给予的。对此,心理专家亦强调:中国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父教缺失会让孩子一辈子缺“钙”。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机不可失。父教、父爱不能等,特别是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亲最好不要缺席。

  父教缺失易致孩子缺乏自信,甚至引发情感障碍或不良行为

  当今社会,有很多家庭把孩子成长教育都推给了母亲或者长辈,大多家庭中的母亲也都自愿包揽了抚养教育孩子的全部或大部分。近日,重庆一项对2180名市民进行的调查显示,家庭教育主力军是妈妈。61%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父亲“加班应酬多,无暇顾及孩子”;44%的人将原因归咎为“回家晚或少,没时间参与互动”;39%的人觉得是“观念有问题,认为教育只是母亲的事”;37%的人直指当前不少父亲“缺乏责任感,不愿承担义务”。调查还显示,81%的受访者感觉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普遍。其中,24%的人觉得“非常普遍”。仅19%的人选择“不太普遍”或“不普遍”。

  记者也随机询问了身边几位幼儿、小学生的年轻父亲,可以说工作忙、应酬多是阻碍他们陪孩子的主要原因。在下午放学时间,记者来到住所附近的北京西师附小门口,发现来接孩子放学的大部分都是双鬓斑白的老人和一些年轻的妈妈,父亲的身影极少。“不仅放学时很难见到爸爸们,家长会也基本成了‘老人会’‘妈妈会’。”一位母亲这样对记者说。

  郑州一所幼儿园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育中,妈妈的参与程度远远超过了爸爸,有近七成爸爸基本淡出幼儿教育,只有33%的爸爸经常和孩子共同阅读、讲故事。孩子病了,只有25%的爸爸会带孩子上医院,大多数时候都是妈妈带孩子去。而遇到困难时,69%的孩子会选择找妈妈,30%的孩子会找爸爸。

  那么,父教缺失对孩子的成长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记者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长期得不到足够父爱和家庭不完整的孩子,在情感和智力上容易产生障碍,具体表现为行为古怪、性格乖张、任性多动、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等,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作“缺乏父爱综合征”。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曾对上海市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学前儿童不良行为:如攻击性、霸道、退缩等的发生与父亲的养育方式有着非常显著的关系。拒绝型的父亲(包括打骂的积极拒绝型和不理不睬的消极拒绝型)最容易引起学前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

  心理专家指出,父教缺失可能造成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于性别榜样的缺失,男孩子可能出现对性别角色把握不足的现象。二是可能导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三是女孩长大可能成为“大叔控”。所以,无论男孩、女孩,只要是父性教育缺乏的孩子会普遍自信心不足。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就是体育锻炼不积极,一遇到有竞赛性质的活动,就显得胆小、畏缩。

  母教“柔”父教“刚”,孩子上小学后应以父教为主,刚柔并济

  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母子依恋是主要的依恋形式,但父子依恋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只是影响的范围不同而已。儿童与母亲的关系主要建立在母亲的抚养之上,而与父亲的关系更多建立在活跃的游戏中。所以儿童在遇到痛苦时更多找母亲寻求安慰,而想玩时则更多想到父亲。父爱缺失就会使儿童缺少与父亲游戏的经验,进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英国研究人员以英国一些小学作为试点,创造了许多将爸爸带进课堂的方式。父亲和子女一起野营、学习烹饪和缝纫,甚至一起制作母亲节贺卡。他们发现,爸爸越是积极参加活动,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总体表现就提高得越快。

  同时,儿童时期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时期。父亲对男孩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又有研究表明女孩的女性气质是由男人的接纳与赞许来定义的,所以父亲对女孩的性别角色形成也同样重要。不得不说,一个好爸爸能使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对此,心理专家表示,在婴幼儿时期,孩子在生活上依赖母亲,此时,应该以母亲教育为主,父亲从旁协助让孩子逐渐认可。而上小学和中学后,孩子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时,往往把父亲视作未来发展的楷模,这时应该逐渐提高父亲的影响力,进而以父亲教育为主,实现刚柔并济,合二为一。一般而言,母亲的细腻、温柔、善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柔”的性格成长;而父亲勇敢、坚强、果断,则有利于孩子“刚”的性格形成。

  心理专家认为,父爱和母爱应该适度均衡,互相弥补,例如0至3岁阶段的小宝宝,需要耐心细致的母亲付出更多一些;待孩子长大一些,开始萌生外出锻炼、冒险、探索需求的时候,则需要父亲更多的陪伴和引导。对孩子来说,他爱母亲,但更需要父亲,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爸爸应该更多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父亲的意识往往决定孩子的一生,父亲在孩子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与强大的依靠。那么,作为父亲,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积极影响孩子呢?

  首先,父亲可以教会孩子坚强。教育专家认为,母亲的教育像给孩子喂红糖水,而父亲的教育像给孩子补钙。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自主、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等个性特征。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中,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父爱,模仿、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个性特征。当然,父亲还应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例如跑步、游泳、打球等,锻炼孩子体格的同时,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力。

  其次,父亲应该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一般而言,男性的探索精神比女性强,他们和孩子在一起常常会做一些探索性的活动,例如孩子把玩具拆开,母亲可能会骂他们一顿,但父亲却会和他们一起去拆,然后再教孩子把玩具装好。父亲会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因此也会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

  再次,父亲更容易培养孩子理性的思维。科学研究发现,女性对事物的判断多趋于感性,而男性更趋于理性。如果孩子总是跟着母亲,由于母亲对事物过多的感性,天长日久就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判断方式,容易养成过多的感性思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而由于男性理性思维较多一些,所以父亲长期接触孩子,能培养孩子形成理性思维的习惯,使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多问几个为什么,也不会人云亦云。

  此外,父亲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经常下棋,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带孩子做手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给孩子讲述自己在外的奋斗经历,培养孩子抗压、抗挫折的能力等等。

  总之,父亲在责任感、上进心、担当意识等方面应该给予孩子良好示范。专家认为,父亲不仅要对家庭,还要对社会责任有担当意识,在父亲正能量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更阳光、更有幸福感。专家还建议应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让未来的爸爸妈妈们提前学会家庭教育的必要知识;在社区开设亲子课程,对如何做父母进行专业指导。

  相关链接

  “好爸爸”的8个好习惯

  1.多花时间陪孩子。培养感情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如果你能陪在孩子身边,和他们一起玩乐,听他们说话,他们会记住你的爱,感激你的付出。如果你总是很忙,无论你有何借口,孩子们都会觉得被忽视。

  2.以身作则。一个好父亲会从点滴小事中给孩子展示什么是诚实、谦逊与责任,让他们明白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品德。

  3.全家一起做饭吃。做饭不只是妈妈的义务,父亲也要学习烹饪,同妻儿共享其中的乐趣。餐桌也是全家交流的好场所,孩子们可以谈谈自己的生活,家长也可以赞美他们并给出建议。

  4.经常赞美孩子。男性通常不太擅于表露情感,但事实上孩子很在乎大人的关注和赞赏。多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拍拍后背、亲亲脸。

  5.尊重孩子的母亲。无论你们夫妻关系如何,都应该给你的妻子以应有的尊重。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目睹父母相敬如宾,孩子也会感到自己得到认可、受到尊重。你和妻子之间的相互尊重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择偶观。

  6.定下规矩,奖罚分明。现代育儿观念的一大误区是,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明确界限。父亲应该给孩子立下明确清晰且奖罚分明的规矩。既让孩子懂得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又能让孩子感受深深的父爱。

  7.做个亲切有耐心的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最好老师。从孩子很小时,父亲就要耐心倾听他的想法和难题,从日常事例中教给孩子基本生活经验。

  8.常给孩子读书。书本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最佳选择。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父亲可以读故事给他听。培养其阅读兴趣有助改善个性及促进身心发展。


推荐访问:

本文来源:https://www.tonghuashijie.net/cy/37792.html

推荐内容

童话世界 http://www.tonghuashijie.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童话世界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