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onghuashijie.net--百科大全】
房玄龄(公元579~648年),山东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唐初名相,也是唐朝开国功臣。房玄龄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他少年时代曾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繁荣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他看出天下将乱的征兆,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
十八岁时,房玄龄于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并于秘书省担任校雠。素以知人见称的吏部侍郎高孝基曾经见到房玄龄的举止言谈,对当时的尚书左丞裴矩说:“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与秦王李世民一见如故
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侍奉左右,尽心料理药品与膳食,百余天“未尝解衣交睫”,为人极其孝顺。秦王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
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唯有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与之潜相申结,各致死力”。在击破王世充后,玄龄认为张亮“倜傥有智谋”,遂推荐给李世民,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委以心膂”。其他诸如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的李大亮,“聪明识达,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都是经房玄龄举荐以后才受到李世民重用的,后都位至卿相。
因此,一些猛将谋士纷纷辐辏于秦王府,致使秦王府人才济济。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李世民曾颇为感慨地说:“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邓)禹也。”
运筹帷幄 安定社稷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官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论功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功为一等,并进爵房玄龄为邢国公。
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以为房玄龄等人为刀笔之人,不应功居第一,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唐太宗当廷驳斥道: “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诛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论功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功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
精诚奉国 孜孜求治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房玄龄进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改封魏国公。他位居辅弼以后,更是精诚奉国,孜孜求治,史称他“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房玄龄追随唐太宗平定天下,出入生死,备尝创国立业之艰辛。他时刻不忘创业之难,警钟长鸣,力戒骄奢淫逸,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房玄龄重视吏治,认为吏治问题是求治的根本,而官吏的公平正直又是治国之要道。在选举官吏的问题上,唐太宗主张“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房玄龄忠实地贯彻了他这一思想,大力简政,并省官吏,“由是所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
房玄龄精减官吏的做法,对经隋末大乱、人口锐减的唐初来说,既裁去冗官滥职,避免十羊九牧,提高朝廷各部门办事效率,同时也节省国家财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
房玄龄精通典制政令。贞观初年,时值天下初定,朝章国典还很不完备,他与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
在修定律令方面,房玄龄秉持“审定法令,意在宽平”的思想,简化律令,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新唐书刑法志》说:“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更。”其实,不仅贞观朝如此,以后有唐一代都没有发生过多大变动。唐高宗时,长孙无忌主持撰定的《唐律疏议》只是在于“律疏”,并未作什么改动。唐律对后世影响很大,而房玄龄确有首创之功。
房玄龄在修史方面也很有成绩。贞观三年,唐太宗诏命再次撰修北周、隋、南朝的齐、梁、陈五代史书,房玄龄以左仆射的身分为总监。在贞观年间,先后撰成了《晋书》、《魏书》、《周书》、《北齐书》、《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计八部史书。其中《晋书》130卷,乃房玄龄亲自主持撰定。另外又撰高祖、太宗实录各20卷。
显贵至极而不炫人傲物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房玄龄与司徒长孙无忌等图形于凌烟阁,为他写的赞语说:“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对房玄龄的才行作了很高的评价。
房玄龄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房玄龄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唐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听说他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当时唐太宗在玉华宫,为便于探病,遂凿通苑墙,特开一门,频频派中使候问,并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
房玄龄虽然病情日重,但仍然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他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推荐访问:唐朝房玄龄儿子叛逆 房玄龄只有一个老婆吗 房玄龄的坑爹儿子 房玄龄儿子小说 房玄龄几个孩子 关于房玄龄的电视剧 房玄龄老婆 房玄龄图片 房玄龄几个老婆 房玄龄和杜如晦 杜如晦的儿子 魏征后代结局 房玄龄后来有纳妾吗 房玄龄妻子卢氏 房谋杜断的意思 旧唐书房玄龄传 唐十三家国公 房融是房玄龄孙子 唐朝十三国公是谁? 唐代史料 历史上的房玄龄怕老婆吗 唐才子传 唐朝名相房玄龄的儿子 唐朝名相房玄龄做了什么 唐朝名相房玄龄是怎么死的 名相房玄龄有几个老婆 碑主是大唐名相房玄龄女婿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童话世界 http://www.tonghuashijie.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童话世界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