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onghuashijie.net--童话作文】
北宋钦宗清康元年(公元1126 年)十一月,金国的大军攻到了北宋的京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宋钦宗向金国投降。金兵疯狂地掠夺了东京城,第二年退走时,带走了黄金35 万两、白银714 万两,布帛104 万匹,还抢去了大量的文书档案、珍贵文物,并且把宋钦宗和他的父亲、太上皇宋徽宗都带回北方去了。原来异常繁华的北宋京城,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就在东京失守之际,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渡过长江,逃到南京,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召集如鸟鲁散的北宋文臣武将。第二年五月,赵构在南京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了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史称宋高宗。
这时,无论朝中的文武百官,还是广大的老百姓,抗金的热情都很高。
在李纲、宗泽、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坚持抗金的大将领导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多次击败了金兵,又用离间计除掉了投降金国的大汉奸刘豫,收复了不少沦陷的土地。
与此同时,金国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派系斗争。以挞懒为首的一派主张同南宋议和,然而议和的条件非常苛刻,实际上就是要把南宋变为金国的部属。当时南宋朝廷上许多文武大臣都坚决反对与金国议和,然而宋高宗赵构却一心想同金国议和,使自己能做一个太平天子,就派了一贯主张与金国议和的秦桧主持议和的事项。到了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 年)12 月,终于同金国签订了和平条约。条约规定:金国把汉奸刘豫原来控制的地区归还宋朝;金国把徽宗的灵柩和韦太后送归宋朝;而宋朝则向金国称臣;每年向金国进贡白银25 万两,绢25 万匹。
对于这样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宋高宗和秦桧还无耻地当作一件大喜事来庆祝,并要求文武百官都上表祝贺。说到底,就是因为这个条约保证了宋高宗赵构的 “皇帝”地位。金国不来侵犯,赵构已是求之不得;而金国不肯放回他的哥哥宋钦宗,在赵构更是正中下怀,免得钦宗回来同他争夺帝位。
然而宋高宗赵构和秦桧的美梦并没有能维持多久。绍兴十年(1140 年),金国的内部局势再次发生变动,主张彻底灭掉南宋的大将兀术占了上风,以“谋反”的罪名,杀掉了主张同南宋议和的挞懒。兀术认为,把原来刘豫的地盘归还南宋,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所以他兵分四路,在这年五月向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夺取了东京,又继续向南杀来。
南宋小王朝又一次面临灭亡的危机。
宋高宗在和约签订后,就以为天下太平,可以高枕无忧了。对于边防,根本没有作部署,就连金国归还的地盘,也还是由原来刘豫安置的旧官吏统治着。金兀术大军一到,这班旧汉奸大都望风投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归还”南宋的土地,几乎全部又落到了金兀术的手中。宋高宗这才着了慌,忙给各路将帅下命令,要韩世忠守住淮东,张俊守住淮西,岳飞为“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负责河南各州的收复和防御任务,并要求各路将领务必全力阻止金兀术南下。
岳飞率领岳家军,立即行动,六、七月间,在颍昌、郾城、临颍等地连续大败金兵、金兀术闻风丧胆,一直退回东京。这时岳家军已追到离东京仅40 余里的朱仙镇了。金兀术一面命令做好渡过黄河北撤的准备,一面又调集十万大军打算同岳家军决一死战。哪知道,金兵对岳家军惧怕已久,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岳飞部将岳云和张宪率500 名敢死队闯入金兵大营,金兵便四散奔逃。兵败如山倒,自相践踏而死的金兵不计其数。金兀术感叹地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呀!”
正当岳飞准备乘胜攻下东京,全部歼灭金兵之际,突然从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来了一位使臣,向岳飞宣读宋高宗的诏令,要岳飞立即撤兵。
岳飞听了,十分生气,当即写了一份奏章,派人送到高宗那里。岳飞在奏章中向高宗申诉:经侦察,金国的大军都集中在东京,因为屡次失败,已完全丧失了锐气。金国朝廷内外都非常害怕,兀术已打算扔掉辎重物资,渡过黄河逃跑。河南河北的百姓也都纷纷起义,响应我军。现在正是一举打败金国、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再作决定!
但是,在临安城中的宋高宗和秦桧却不是这样想的。宋高宗早就对岳飞手握重兵心怀猜忌,唯恐岳飞起来造反,他的皇帝就当不成了。如果让岳飞立下消灭金国的奇功,他就更没法控制岳飞了。而中原地区的平民百姓组织义军,又是高宗所害怕的,他怕百姓的力量大了,会起来推翻他。对宋高宗来说,只要能在江南半壁江山当个皇帝,他已心满意足了。所以他宁愿保持同金国南北对峙的局面,也不愿去收复失地。
秦桧根据宋高宗的旨意,想出一条毒计。他先命令其它将帅都从前线后撤,然后以“岳飞孤军深入,不可久留”为借口,一天连下十二道金牌,要岳飞火速撤兵。同时,宋高宗也更认为岳飞不听他的指挥,认为他有谋反意图,已经暗暗下定了杀害岳飞的决心。
岳飞见友邻部队都已后撤,自己如不撤退,就有被金兵包围的危险;再看看这严厉而急迫的一道道金牌,又伤心,又愤怒,他不由长叹一声,说:“我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啊!”
果然,岳家军前脚刚退走,金兀术紧跟着就杀过来了。岳飞刚刚收复的大片土地又失陷了。
绍兴十一年(1141 年)春三月,岳飞和张俊、韩世忠先后回到临安。宋高宗立即委任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这已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而岳飞也被委任为枢密副使。这又是宋高宗的阴谋。因为这么一来,这三位大将便失去了直接指挥军队的权力。徒有虚名的官职再大,对皇帝也不会产生威胁。
紧接着,秦桧便指使他的党羽开始诬陷岳飞,说他在淮西战役中逗留不进,并公开主张放弃楚州(今淮安)。岳飞听了,忍无可忍,请求辞职。宋高宗便乘机解除了岳飞的官职。在这个皇帝心目中,岳飞的辞职,是对他的一种要挟,这就更加使他不能容忍岳飞,一定要将他置于死地了。
这时,岳飞对宋高宗的真面目仍然认识不清。他性格倔强,为人耿直,过去曾多次在高宗面前坚持自己的主张,弄得高宗皇帝下不了台。在岳飞的主张被否定后,他也曾好几次提出辞职,宋高宗迫于大局,每次都不许岳飞辞职,并且不得不在表面上作出一点让步,请岳飞率兵出征,但心里却对岳飞越来越猜忌。这一次,宋高宗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以放心大胆地除掉岳飞了,所以立刻批准岳飞辞职,并且加快了谋害岳飞的步骤。
谋害岳飞,看来似乎是针对一人而已,其实,在这阴谋背后,隐伏着南宋小王朝的生死危机。因为若是岳飞一死,金兀术便没了敌手,他就可以无所顾忌,挥师南下了。
更大的迫害阴谋开始实施了。为了罗织岳飞的罪名,秦桧授意枢密使张俊对岳家军都统制王贵威逼利诱,迫使王贵同意陷害岳飞。接着,秦桧又派党羽林大声到鄂州(今武汉)岳家军大本营担任总领,监视岳家军;又收买了岳家军大将张宪部下的副统制王雕儿,正式向王贵投呈诬告状,说张宪得知岳飞被罢官,愤恨不平,打算率领大军南下,威逼朝廷把兵权还给岳飞。
状词中捏造的谎言十分拙劣,任何稍有头脑的人一眼都能看出破绽。然而,当这份状子到了张俊手中,张俊便立即逮捕了张宪,并进行酷刑逼供。张宪宁死不作假口供。张俊便自己伪造张宪的口供,说张宪已决定在接到岳飞的通知后起兵谋反。秦桧马上奏请宋高宗,把张宪、岳云押送到大理寺,由这个全国最高法庭审理,并命令岳飞也到大理寺,一同接受审讯。宋高宗立刻批准,由大理寺进行彻底审理。
最初,负责审讯的官员是御史中丞何铸和大理卿周三畏。岳飞被带到大理寺,看见张宪、岳云被打得浑身是伤,血迹斑斑,身上还戴着枷锁,他心中十分愤怒,但他还是努力克制自己,义正辞严地辩白冤屈。最后,岳飞解开衣服,袒露出背上由他母亲刺下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连何铸也不禁肃然起敬。何铸虽然是秦桧的亲信,也不忍心再于这种伤天害理的勾当,便去见秦桧,为岳飞辩护。秦桧十分不高兴,沉下脸说:“这是皇上的意思!”
何铸依然据理力争。秦桧理屈词穷,便去奏请高宗,派何铸出使金国去议和,而改派他的死党这个姓万的担任御史中丞,继续审理岳飞的案子。
这个姓万的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他完全遵照宋高宗和秦桧的指使,不顾事实,一心要把岳飞置于死地。这个姓万的再次捏造罪名,说岳飞曾写信给王贵、张宪,意图谋反;又说岳飞有攻击皇上的弥天大罪,并拉了王贵等人作伪证。经过两个多月的罗织罪名和毒刑拷打,这年的12 月29 日,这个姓万的将审理结果上报秦桧,判岳飞斩刑,张宪绞刑,岳云三年徒刑。高宗看到后,当即批复:“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将兵防护。”宋高宗不但要杀害岳飞,而且要斩草除根,决不放过岳飞的儿子岳云。
当天晚上,岳飞在监狱中的风波亭里,被残酷地杀害了。张宪、岳云被绑赴闹市问斩。行刑时,临安城各个城门都派了重兵把守,戒备森严,以防百姓闹事。这一年,岳飞才39 岁,岳云才23 岁。
岳飞死后,不少主战派大臣上书高宗皇帝,为岳飞鸣冤。宋高宗置之不理,并乘机又罢免了韩世忠的官职。
这样,南宋离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推荐访问:岳飞的故事 有关岳飞的作文 岳飞的诗 关于岳飞的议论文 赞美岳飞的作文 精忠岳飞 岳飞作文素材 岳飞风波亭事件 包拯为什么不救岳飞 岳飞之死 风波亭对联解读 秦桧与岳飞的故事 岳飞是哪个朝代的 岳飞被谁害死的 岳飞命丧风波亭那首诗 风波亭打一生肖 风波亭外二三里 岳飞风波亭受害 风波亭对联 杭州风波亭 韩世忠为什么不救岳飞 风波亭里起风波 为什么岳飞会惨死风波亭 风波亭处二三里 岳飞风波亭绝唱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岳飞风波亭受害事件 风波亭岳飞的最后时刻 岳飞的风波亭在哪里推荐阅读文章
童话世界 http://www.tonghuashijie.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童话世界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